臺灣地蜥曾經被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但目前已修訂為非保育類野生動物--農委會自(97)年7月2日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條規定公告修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並自97年8月1日起實施。拍照記錄如下:
臺灣地蜥小檔案(資料載自行政院農委會台灣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手冊2.):
臺灣地蜥 蜥蝪科Lacertidae 學名:Platyplacopus kuehnei (Van Denburgh)英名:Ground lizard 俗名:古納氏蛇舅母
特徵:體細長,頦下鱗四對,各趾末趾節基部扁平,體褐色,背方有淺綠色的光澤,體側由吻端經眼睛,耳孔上方至尾部側面有一條寬闊的黑褐色縱帶,腹面白色或淺黃褐色。
生態習性:樹棲性,白天常在樹上或灌木叢上活動,極少在地面上被發現,夜間則在樹梢或五節芒、林投葉末端睡覺,行動訊速,尾巴極易自割。分布:本種數量極為稀少,但分布極廣,曾在士林、新竹、烏來哈盆、和社、關子嶺、六龜和南仁山被發現。
臺灣地蜥
臺灣地蜥
臺灣地蜥
臺灣地蜥之左前腳
臺灣地蜥
99.2.27日 臺灣地蜥
臺灣地蜥
臺灣地蜥
臺灣地蜥
臺灣地蜥之左前腳
臺灣地蜥
部落格中有關箕氏攀蜥、臺灣地蜥、長尾南蜥、麗紋石龍子、之記錄:
箕氏攀蜥:⇢ 箕氏攀蜥⇢ 箕氏攀蜥2
長尾南蜥:⇢ 長尾南蜥
麗紋石龍子:⇢ 麗紋石龍子(幼蜥)
印度蜓蜥:⇢ 印度蜓蜥
光陰的故事-張艾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