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鰱(鰱魚)-上與鳙(黑鰱或大頭鰱)-下
白鰱與鳙: 白鰱(鰱魚)與鳙(黑鰱或大頭鰱)最近的乾旱不下雨,也讓田園中的池塘有些水位降低,尤其是其中有一池塘因水位低與水中含氧降低?因此前幾天有2條鰱魚-1條白鰱(鰱魚)約2台斤14兩與1條鳙(黑鰱或大頭鰱)長70公分約9台斤8兩擱淺,經撈起後觀察其外觀,兩條都是雌魚,腹部鼓鼓的,洩殖孔已露出些許魚卵,如此的魚之身體狀況更難適應這缺水含氧低的池況,因此予以宰制處理吃食並記錄之。
白鰱小檔案:(資料參載自行政院農委會台灣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手冊1.臺灣淡水魚)
白鰱 鯉科Cyprinidae學名: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Cuvier et Valenciennes)英名:Silver carp俗名:鰱魚
特徵:背鰭3+7;臀鰭3+12-14;腹鰭8-9;側線鱗109-112。身體延長而側扁,腹部狹窄,自胸鰭基部至肛門有一肉稜。頭大,吻短而圓鈍。眼睛較小而位於下側位。口較寬大而略上位,口裂向後伸達鼻孔下方。鰓耙特化而彼此相連成一海綿狀過濾器,以濾取微細浮游生物為食。體被細小圓鱗。側線完全。咽頭齒一行,4-4,平扁而呈草履狀。體側背部均勻白灰色,腹側銀白色。成熟之雄魚,在胸鰭第一根鰭條上具有鋸齒狀突起。
生態習性:白鰱喜好生活於較大水域中之上層,性活潑而善跳躍,主要以植物性浮游生物為食,成長迅速;是我國四大養殖魚類之一(和鳙-黑鰱或大頭鰱、鯇-草魚、青魚-烏溜共稱之為四大家魚)。生長快,一年可長至0.5公斤 ,二年可長至1.5公斤 以上,最大可長到50公斤 以上,適應環境能力強。魚膽有毒應注意勿食。產卵期在4-6月左右。
分布:本種魚原係中國大陸原產,之後始引進至臺灣做為養殖的種類,常被放流至湖泊及水庫之中。
鳙(黑鰱或大頭鰱)小檔案:(資料參載自行政院農委會台灣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手冊1.臺灣淡水魚)
鳙 鯉科Cyprinidae 學名:Aristichthys nobilis(Richardson )英名:Bighead 俗名:黑鰱
特徵:背鰭3+7;臀鰭3+12-14;腹鰭9;側線鱗98-107。本種亦有人將之歸於和白鰱同一個屬。二者外型頗似,最大的區別特徵在於本種之腹部自胸鰭基部至腹鰭基部呈圓滑狀,僅自腹鰭基部開始至肛門有一肉稜。頭極大而圓胖,吻短而圓鈍。眼大而稍下側位。口裂寬大,略往下斜,末端達鼻孔下方。鰓耙狹長而且細密但並不接合,主要以慮食浮游動物為食。咽頭齒一行,4-4,表面平扁。體被細小圓鱗,側線完全。體背側灰黑色而稍有金黃色光澤,腹部銀白色。
生態習性:比較喜好生活在江河之流水或大水域之上層。性情較溫和而不善跳躍,成長迅速,一年可長至0.5 -1公斤,最大體重可達 40公斤及體長1公以上。鳙也是本省重要養殖魚類之一,頗有經濟價值。在大陸自古即被視作四大家魚之一(四大家魚-草魚、白鰱--竹葉鰱、鳙--大頭鰱、青魚--烏溜),是水產養殖之重要種類。鳙主食是動物性浮游生物,相對的,白鰱則以植物性浮游生物為主食。分布:本種原產於中國大陸東部,臺灣現有者係自大陸引進到臺灣之養殖魚。
上-白鰱(鰱魚)約2台斤14兩與下-鳙(黑鰱或大頭鰱)長70公分約9台斤8兩,經撈起後觀察其外觀,兩條都是雌魚,腹部鼓鼓的,洩殖孔已露出些許魚卵...
附記:有關水庫之大魚?....影音載自LINE...
部落格中有關白鰱(鰱魚)、鳙(黑鰱或大頭鰱)、草魚、超大草魚、…之介紹:
蔡琴-最後一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