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氏攀蜥小檔案載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灣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手冊2.)
箕氏攀蜥:飛蜥科
特徵:身體左右側扁,體型較斯氏攀蜥大,體長由吻端至肛門約為6-8公分。頸部背方中央有一列直立的大形鱗片構成的頸脊。身體背方中央也有一列直立的背脊和頸脊相接。前後肢細長,比例上較斯氏攀蜥為長。體色一般黃褐色或褐色,深淺易隨環境而改變。背面有大深褐色橫斑,雄蜥在身體兩側有寬大鮮明的黃色縱帶。喉部白色斑點較大,常連結成橫帶。活體口腔為黃黑色。
生活習性:常見於樹林邊緣的樹幹上或灌木叢上,而且經常跑到空曠的地方或路旁停留,為日行性蜥蝪。雄蜥有極強的領域性,攻擊性強。分布:廣泛分布於南投和花蓮以南的地方,以及綠島、蘭嶼。為臺灣特有種。
註:本種分為二亞種J. m. mitsukurii Stejneger 指名亞種及J. m. formossensis (Liang&Wang) 臺灣亞種。後者體型較小,在下眼臉和上唇鱗之間有一列大形鱗片,前者在此區為小形的鱗片。
98.8.15日箕氏攀蜥(雄蟲)
箕氏攀蜥--左上雌蟲 右下雄蟲
箕氏攀蜥(雄蟲)
箕氏攀蜥(雄蟲)--雄蜥在身體兩側有寬大鮮明的黃色縱帶。
箕氏攀蜥(雄蟲)之右前腳
箕氏攀蜥(雄蟲)之右後腳
箕氏攀蜥(雄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