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定律?:最近與孩子提到莫非定律,即「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必定會出錯」,指的是任何一個事件,只要具有大於零的機率,就不能夠確定它不會發生。與因應此莫非定律的設計-即防止出錯發生之防呆設計,如USB插頭的插接設計,讓使用者可以正確插入不會插錯。
另外如果婚姻生活中,出現了外遇-性的問題發生?那也許是加速離婚情事發生的因素之一?
莫非定律(英語:Murphy's Law),又譯為莫非定理、莫非定理,具體內容是「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必定會出錯」,指的是任何一個事件,只要具有大於零的機率,就不能夠確定它不會發生。
在科學和演算法方面,它與英文所謂的「worst-case scenario(最惡劣的情況)」同義,數學上用大O符號來表示。例如,對插入排序來說,最惡劣的情形即是要排序的陣列完全倒置,必須進行 n*(n-1) 次的置換才能完成排序。在實驗上,證明了最惡劣的情況不會發生,並不代表比它輕微的情形就不可能,除非能夠很有信心的推論事件的機率分布是線型的。
在文化方面,它就代表著一種近似反諷的幽默,當作對日常生活中不滿的排解。
歷史:莫非定律自古以來即有,如民謠所說,
概述:莫非定律指「凡是可能出錯的事都會在未來出錯。」(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引申為「所有的程序都有缺陷」,或「若缺陷有很多個可能性,則它必然會朝往令情況最壞的方向發展」,講白話一點「明明之前應該都沒問題,偏偏關鍵時刻就是出錯了」。
行政管理涉及的因素非常複雜,單就人為而言,管理學家也是極難解釋,故此,管理者自不能避免目標制訂和執行永不出錯,這個管理原則說明,如果一個危機將要發生,它總會出事,換言之,管理者需要時時刻刻做好準備,面對到來的失誤和失敗。
莫非理論沒帶有事情必壞或必好的成果,他只是讓管理者知道,能發生的事,總會發生,換言之,管理者必須對所有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作好周全的準備,這也就是為何泳池等場所也要配備滅火器等設備的原因之一
採用此定律的設計
這句話可以作為對消費者使用某一物品時可能出的錯及一切所構成的不便,作出一最壞預測以防治之用,即為所謂的防呆。如3.5吋的軟碟設計上,就設計成只有一種方法可以插進機中,正是應用了這定律。
以下資料載自網路資料
「莫非定律」講的正是你我的尷尬,點的正是你我共同的弱點,瘙的正是你我共同的癢處!自從我無意間在光華商場翻到它:「莫非定律」,那一刻起,它便成了我的聖經!我相信讀過它,它也會成為你的! 莫非者,查無其人,是個虛構人物:一九五○年代美國海軍的教育宣導卡通裡面,有個笨手笨腳的機械師叫做莫非。所謂莫非定律,最早就是出自這部卡通。後來又衍生出各式各樣的莫非定律,原來的那一則因而又被稱為莫非第一定律(Murphy's First Law)。莫非定律風行一時,世界各地的人都能琅琅上口。不少好事者也動腦筋想出各式各樣的定律原理,其中不乏許多有趣的想法。
以下就列舉一些與讀者共享。★莫非定律一、別試圖教豬唱歌,這樣不但不會有結果,還會惹豬不高興! 二、別跟傻瓜吵架,不然旁人會搞不清楚,到底誰是傻瓜! 三、不要以為自已很重要,因為沒有你,太陽明天還是一樣從東方升上來! ●開宗明義:莫非定律--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莫非哲學--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莫非準則--東西越好,越不中用。●開始:好的開始,未必就有好結果。壞的開始,結果往往會更糟。●人:你若幫助了一個急需用錢的朋友,他一定會記得你--在他下次急需用錢的時候。●領導人:愚人居高位,正如一個人置身山頂,他會小看每個人。每個人也會小看他。●智愚之間:有能力的--讓他做。沒能力的--教他做。做不來的--管理他。●愛情:你愛上的人,總以為你愛上他是因為;他使你想起你的老情人。你最後硬著頭皮寄出的情書;寄達對方的時間有多長,你反悔的時間就有多長。●早到與晚到:你早到了,會議卻取消。你準時到,卻還要等。遲到,就是遲了。●品質保證:一種產品保證60天不會故障,等於保證第61天一定就會壞掉●東西:東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場,就可以丟掉。東西一丟掉,往往就必須要用它。●尋找失物:你丟掉東西時,最先去找的地方,往往也是可能找到的最後一個地方。你往往會找到不是你正想找的東西。●精彩:你出去買爆米花的時候,銀幕上偏偏就出現了精彩鏡頭。●排隊:另一排總是動的比較快。你換到另一排,你原來站的那一排,就開始動的比較快了。你站的越久,越有可能是站錯了排。●失事報導:失事的地點越遠,傷亡的人數就得越多,否則寫不成一則故事。●攜伴出遊:你攜伴出遊,越不想讓人看見,越會遇見熟人。●相對論:一分鐘有多長? 這要看你是蹲在廁所裡面,還是等在廁所外面。●撥錯電話號碼:撥錯電話號碼時,總不會打不通。●結局:有個恐怖的結局,總好過恐怖綿綿無絕期…
附記2:終於找全了,保存留著解釋給小孩聽:蝴蝶效應、青蛙現象、鱷魚法則、鮎魚效應、羊群效應、刺猬法則、手錶定律、破窗理論、二八定律、木桶理論、馬太效應。記下來,長點知識……
1、蝴蝶效應: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週後就會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蝴蝶效應是說,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有些小事可以糊塗,有些小事如經系統放大,則對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來說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塗。
2、青蛙現象:把一隻青蛙直接放進熱水鍋裡,由於它對不良環境的反應十分敏感,就會迅速跳出鍋外。如果把一個青蛙放進冷水鍋裡,慢慢地加溫,青蛙並不會立即跳出鍋外,水溫逐漸提高的最終結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為等水溫高到青蛙無法忍受時,它已經來不及、或者說是沒有能力跳出鍋外了。
青蛙現象告訴我們,一些突變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們的警覺,而易致人於死地的卻是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情況下,對實際情況的逐漸惡化,沒有清醒的察覺。
3、鱷魚法則:其原意是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愈掙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隻腳。
譬如在股市中,鱷魚法則就是:當你發現自己的交易背離了市場的方向,必須立即止損,不得有任何延誤,不得存有任何僥倖。
4、鮎魚效應:以前,沙丁魚在運輸過程中成活率很低。後有人發現,若在沙丁魚中放一條鮎魚,情況卻有所改觀,成活率會大大提高。這是何故呢?
原來鮎魚在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後,就會“性情急躁”,四處亂遊,這對於大量好靜的沙丁魚來說,無疑起到了攪拌作用;而沙丁魚發現多了這樣一個“異已分子” ,自然也很緊張,加速游動。這樣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魚也就不會死了。
5、羊群效應:頭羊往哪裡走,後面的羊就跟著往哪裡走。
羊群效應最早是股票投資中的一個術語,主要是指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存在學習與模仿現象,“有樣學樣”,盲目效仿別人,從而導致他們在某段時期內買賣相同的股票。
6、刺猬法則:兩隻困倦的刺猬,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可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於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於是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隻刺猬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而又不至於被扎。
刺猬法則主要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7、手錶定律:手錶定律是指一個人有一隻表時,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鐘,而當他同時擁有兩隻時卻無法確定。兩隻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使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
手錶定律在企業管理方面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不能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甚至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人來同時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企業或者個人無所適從。
8、破窗理論: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乾淨的地方,人們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就會毫不猶疑地拋,絲毫不覺羞愧。
9、二八定律(巴萊多定律):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的經濟學家巴萊多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 %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社會約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裡,而80%的人只擁有20%的社會財富。這種統計的不平衡性在社會、經濟及生活中無處不在,這就是二八法則。
二八法則告訴我們,不要平均地分析、處理和看待問題,企業經營和管理中要抓住關鍵的少數;要找出那些能給企業帶來80%利潤、總量卻僅佔20%的關鍵客戶,加強服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業領導人要對工作認真分類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決主要問題、抓主要項目上。
10、木桶理論: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那麼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決於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一塊木板
11、馬太效應的名字來自於《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馬太效應在經濟、教育、股市等領域都起著很重
要的作用,也是研究宏觀經濟需要考慮的現象。“馬太效應”一詞是美國科學家羅伯特·默頓提出的。他以此來概括這樣一種社會現象—對已有相當聲譽的科學家做 出的貢獻所給予的榮譽越來越多,而對那些還未出名的科學家則不肯承認他們的成績。
附記6.:翠波鳥定律。…影片載自LINE…
附記7.:費斯汀格法則….資料載自LINE…
你聽過「費斯汀格法則」嗎?多少人因為不懂而被殘害!
最近發生一個關於情緒管理的血淋淋的案例。
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一位女遊客跟自己的丈夫爭吵,在虎區私自下車被東北虎拖走,受了重傷,她的媽媽也下車去救她,被老虎殘忍咬傷致死。
男人從駕駛位衝出來解救,但還是猶豫了一下又返回車裡,據說是因為車內說還有孩子。後座的老太跑出來希望搭救女兒結果老太太身亡。
因為一個女人的憤怒,瞬間一死一傷,她蔑視最基本的規則,自我為中心,絕不考慮母親和孩子的安危。作為觀眾你有什麼感想?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Festinger)有一個很出名的判斷,被人們稱為「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換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卻是我們能掌控的。
費斯汀格在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卡斯丁早上起床後洗漱時,隨手將自己高檔手錶放在洗漱台邊,妻子怕被水淋濕了,就隨手拿過去放在餐桌上。
兒子起床後到餐桌上拿麵包時,不小心將手錶碰到地上摔壞了。
卡斯丁心疼手錶,將兒子揍了一頓。然後黑著臉罵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氣,說是怕水把手錶打濕。卡斯丁說他的手錶是防水的。
於是二人猛烈地鬥嘴起來。一氣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沒有吃,直接開車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時突然記起忘了拿公事包,又立刻轉回家。
可是家中沒人,妻子上班去了,兒子上學去了,卡斯丁鑰匙留在公事包裡,他進不了門,只好打電話向妻子要鑰匙。
妻子慌慌張張地往家趕時,撞翻了路邊水果攤,攤主拉住她不讓她走,要她賠償,她不得不賠了一筆錢才擺脫。
待拿到公事包後,卡斯丁已遲到了15分鐘,挨了上司一頓嚴厲批評,卡斯丁的心情壞到了極點。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
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當月全勤獎,兒子這天參加棒球賽,原本奪冠有望,卻因心情不好發揮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這個案例裡,手錶摔壞是其中的10%,後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
都是由於當事人沒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導致了這一天成為「鬧心的一天」。
試想,卡斯丁在那10%產生後,假如換一種反應。比如,他撫慰兒子:「不要緊,兒子,手錶摔壞了沒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這樣兒子高興,妻子也高興,他本身心情也好,那麼隨後的一切就不會發生了。
可見,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過你的心態與行為決定剩餘的90%。
可是下面這個事例,是你,你能做好嗎?
在美國有一對夫婦,在婚後11年生了一個男孩。
夫妻恩愛,男孩自然是二人的寶貝!男孩兩歲的某一天早晨,丈夫出門上班之際,看到桌上有一瓶打開蓋子的藥水,不過因為趕時間,他只大聲告訴妻子:「記得要把藥瓶收好!」然後就匆匆關上門上班去了。
妻子在廚房裡忙得團團轉,卻忘了丈夫的叮嚀。男孩拿起藥瓶,被藥水的顏色所吸引,覺得好奇,於是一口氣都給喝光了!藥水的成分劑量很高,即使成人也只能服用少量;由於男孩服藥過量,雖然及時送到醫院,但仍舊回天乏術!
妻子被突如其來的意外嚇呆了!不知該如何面對丈夫,更害怕丈夫的責備。
焦急的父親趕到醫院,得知噩耗,非常傷心!看著兒子的屍體,望了妻子一眼,然後在她耳邊悄悄說了四個字,:「I love you dear!」(親愛的,我愛你!)
當我看到那句「I love you dear!」(親愛的,我愛你!)的時候,心中真是感慨萬千!
多麼簡單的一句話!
但要有多久的修煉、多大的包容、多深的人生智慧,才能在那種時刻,說出如此令人動容的一句話!
其實,一個人在遭遇不幸的事件時,如果不能選擇以最適當的方式去面對,那麼我們又怎能去面對未來,以及周邊的人、事、物。
要是這個事情發生在我們絕大部分人身上,我們可能會憤怒的辱罵,更甚衝動起來發送什麼慘劇也不是不可能的。最後絕大多數結局:夫妻之間有一層厚厚隔閡,婚姻破裂。
面對人生各樣的處境,我們都有選擇的能力。
面對一件不幸的事件,你可以大發雷霆、怨天尤人,甚至責備所有的人,但事情卻不會因為這些而絲毫有改變。不幸的事,它會繼續地伴著你往後的生活,讓你背負著一生的痛苦活下去。
相反的,如果能放下怨恨和懼怕,換一個角度來看事情,勇敢的活下來,那麼事情的情況也許就不會如想像中那麼糟糕。很簡短的故事,但是能夠體會其中的道理,而且又能夠在真實的生活中實踐,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呢?
說到底這是一個心態問題。其實能幫助自己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倘若瞭解並能熟練運用「費斯汀格法則」處事,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在生活中,不妨讓我們養成:有,很好;沒有,也沒關係!這樣的想法。這樣一來,我們便能轉苦為樂,逍遙自在!
遭遇一切的事情,讓我們學習: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請記得:能夠讓我們一生受用的一句話:「請隨手把你『身後的門』關上吧!」
「恨,能挑起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
一個人不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又如何能控制住自己的人生。
人生福禍相依,決定是禍還是福?不是事件的本身,而是處理事件的人。
處理的好,危機變成了轉機;處理不好,樂極而生悲。
情緒的失控,只會帶來更多的危機和風險,讓原有的處境變的更加艱難。
附記9.:賺錢的法則?。…影片載自LINE…
11.羽翼效應-資料載自LINE…
什麼是「羽翼效應」呢?
「10元3個麵包」和「3個麵包10元」的說法,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不同,但實際上卻有著天壤之別。對明眼人而言,這兩者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
例如,如果你問父親是否可以「在寫作業時、聽音樂」?他可能會說不可以;但是,如果你問他,「在聽音樂時是否可以寫作業?」,他可能會說可以。
這種情況就是「羽翼效應」的體現。
「羽翼效應」的本質是,是利用你的說話方式,去影響人們內心的接受程度。
例如,有人問神父:「我可以在禱告時抽煙嗎?」
神父可能會生氣地回答:「不可以!」
但是,如果你換一種方式問神父:「我可以在抽煙時禱告嗎?」
神父可能會回答:「當然可以!」
同樣的問題,不同的提問方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羽翼效應」也常在市場銷售中見到。
例如,如果你的原材料價格上漲了,產品需要漲價10%,但你不知道該如何告訴客戶,擔心客戶會因此不合作。
這時,你可以這樣說:「王總,最近的原材料價格都上漲了,下個月我們的產品價格可能會上漲15%,但是由於您是我們長期合作的客戶,我們會負擔其中的5%。」
這樣說的結果可以讓客戶感到滿意,即使不滿意,也不會太生氣。
現在,你認為「10元3個麵包」和「3個麵包10元」的說法,哪個更好?
當然是後者,這是一種巧妙地利用人性,先說出客戶能得到的東西,再說出客戶需要付出的代價,這樣可以讓人們更願意接受。
部落格中有關莫非定律?、意外墜落傷亡問題?、野外求生、野外活動須知、...之記錄:
莫非定律?:⇢莫非定律?
意外墜落傷亡問題?:⇢意外墜落傷亡問題?
野外求生:⇢野外求生
求生案例:⇢求生案例之一 ⇢ 求生案例之二 ⇢求生案例之三 ⇢求生案例之五
求生基本技能中食物的取得:⇢求生基本技能中水的取得
玉山之旅:⇢玉山行 ⇢登山步道上的怪咖(腳)? ⇢遠觀玉山 ⇢遠觀玉山2⇢遠觀玉山3⇢遠觀玉山4 ⇢遠觀玉山5 ⇢玉山之旅1⇢玉山之旅2 ⇢玉山之旅3 ⇢玉山之旅4 ⇢玉山之旅5製作保暖頭巾?:
野外活動認識蛇類咬傷問題: ⇢野外活動認識蛇類咬傷問題
野外活動認識蜂類螫傷問題: ⇢野外活動認識蜂類螫傷問題
防小黑蚊 : ⇢防小黑蚊
寶貴的青春:⇢寶貴的青春
這是小明的部落格:⇢這是小明的部落格
買田地需考量的問題?:⇢買田地需考量的問題?
泥土的芬芳?:⇢泥土的芬芳?
與雜草和平相處?:⇢與雜草和平相處? ⇢雜草的功用1 ⇢雜草的功用2
⇢雜草的功用3 ⇢雜草的功用4 ⇢雜草的功用5 ⇢雜草的功用6 ⇢雜草的功用7 ⇢雜草的功用8
綠肺變枯肺?:⇢綠肺變枯肺?
健康與安全來自人們的良心?:⇢健康與安全來自人們的良心?
認識環保:⇢認識環保
誠意與時間:⇢誠意與時間 ⇢誠意與時間2 ⇢誠意與時間? ⇢簡單的幸福? ⇢幸福的滋味?
種菜4: ⇢種菜1 ⇢種菜2 ⇢種菜3 ⇢種菜4 ⇢種菜5 ⇢種菜7 ⇢整地種菜 ⇢種菜整地之農具
落葉歸根?:⇢落葉歸根?
草木灰之運用:⇢ 草木灰之運用
雜草的功用1:⇢雜草的功用1 (雜草的功用之省思)
雜草的功用2:⇢雜草的功用2 (腐製天然的有機液體)
雜草的功用3:⇢雜草的功用3 (蜜源植物之一)
雜草的功用4:⇢雜草的功用4 (埋於土中當有機質)
雜草的功用5:⇢雜草的功用5 (覆蓋竹叢頭部附近當讓筍子嫩白與當有機質...)
雜草的功用6: ⇢雜草的功用6 (用於雨鞋中防感染…)
雜草的功用7(只有人在吃施過農藥的蔬菜?...): ⇢雜草的功用7 (餵吳郭魚與鵝上菜?)
雜草的功用8: ⇢雜草的功用8 (餵吳郭魚上菜?)
名花雖有主,我來鬆鬆土?:⇢ 名花雖有主,我來鬆鬆土?
幸福的滋味?:⇢幸福的滋味?
憨農?:⇢憨農?
耕耘:⇢耕耘 ⇢1+1=? ⇢為什麼1+1不等於2 ? ⇢做事成功的要件?
耕耘之路: ⇢耕耘之路
如何使用電腦軟體來配對擇偶?
回覆刪除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9%99%B3%E8%82%B2%E8%B3%A2/%E5%A6%82%E4%BD%95%E4%BD%BF%E7%94%A8%E9%9B%BB%E8%85%A6%E8%BB%9F%E9%AB%94%E4%BE%86%E9%85%8D%E5%B0%8D%E6%93%87%E5%81%B6/300078723341861
歡迎光臨...感謝告知...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