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
任高中教職時,在學校中幫助少數適應不良的學生(因常違反校規或不遵守校規),以適應學校生活,常苦思道德教育,要怎麼教?如何教?剛好讀到倫理道德的理論與實踐一書(七十年十一月初版),其中政大歷史系主 任王壽南 先生一篇現代社會的倫理道德一文,提到「學生在學校中的道德規範」, 尤其是其中有關「學生在學校中的角色任務」部分,我認為應該讓適應不良、常不遵守校規的同學,認識與瞭解。因此當學生違規時,我會把他們找來,要他們坐下來閱讀「學生在學校中的角色任務」內容,以下> <部分是我要適應不良的學生閱讀認識的部分:
學生在學校中的道德規範
在今日的學校教育措施上,對道德教育極為重視,在中小學十二年教育課程中,小學有「生活與倫理」課程,中學有「公民與道德」課程,如就課程的安排來看,我們的教育確實十分關切到學生的道德教育。但是,如果我們從學生行為上來看,學生並未曾表現出因教育而提高其道德品行,甚至有違規犯罪的行為幾乎隨道德教育的延伸而愈見增加的趨勢。
對上述矛盾現象成因的解釋,一般認為近年來社會變遷急遽,因而生活方式、文化內涵、個人需要等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道德教育的方式卻一仍往昔,墨守傳統的行為規範,不能因應變遷中的社會。                        
我們學校道德教育的基本架構,乃是基於傳統文化中四維(禮恥)、八德(忠平)的德目以及智、仁、勇三達德的精神,然後又融貫歸納為青年守則十二項目,復以五育並重的模式,施教於學生。在理論上來說,這可說是非常完美的一種教育藍圖。可是,從更深一層來看,道德教育在實施的時候,只是抽象形式的教育,而未能落實道具體的行為。換句話說,在實施道德教育時,始終盤旋在教條的闡釋,把德目當成知識來講解,例如對禮義二字的解釋是:禮者理也,義者宜也。像這樣用一個抽象的觀念來解釋另一個抽象觀念的教學方式,即使熟記了解釋,仍然是無法實踐的。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我們學校中的道德教育的缺點,是只有教育目標而無行為目標,教師在教學時無法確切訂立活動事項以指導學生,學生學習德目條文時,無法確實把握要領在行為中表現出來;在教學之後,更缺乏師生共識的行為標準來評量成績。結果是只有道德教學的形式,而無法得到道德教育的實質。
檢討了學校道德教育的缺失後,再回頭來看
學生在學校中的角色任務,學生在學校中的角色任務是受教育、是學習、學習知識、學習做人做事、學習了解自己、管理自己。可是在義務教育下,學生常會誤解學習是為了父母、為了老師、為了學校,這種誤解使學生不能清楚瞭解自己的角色和任務,以致減低了學習興趣。
一個學生在學校中所應有的道德規範有下列幾點:
一、尊敬師長
學生應該瞭解師長的教導是一種愛心的表現,因此學生對師長要心存感謝,並且要敬重師長的經驗和對社會的貢獻。除了內心的敬意之外,學生在外表言行上也要注意到對師長的尊敬,學生在言行上要做到:
------對師長講話態度有禮貌,言辭和婉,起立說話。
------遇到師長時,態度要恭敬,面露笑容,點頭行禮或問安。
------接受老師的教導時,表情、語氣要客氣謙虛。
------當行為不被師長諒解時,解釋措詞要委婉、平靜,態度要誠懇。
二、友愛同學
一個人在學校中每天和同學相處的時間很長,彼此的感情會由浅而深,同學之間在課業上會有競爭,在道德行為上則只有互勉互勵,因此同學間要表現友愛的精神:
------同學如果遭遇困難,要給予幫助。
------表揚同學的好處,不隨便批評別人。
------同學如果犯了錯誤,要婉轉規勸他,但注意自己的言詞和表情,不可以傷到對方的自尊心。
------自己要有虛心接受同學規勸的雅量。
三、遵守校規
學生在學校中遵守校規就像一個人在社會上要守法一樣,是一項最基本的道德規範:
------不要有意違背校規。
------不要在暗中做違背校規的事。
------縱使放學離開學校以後,言行舉止也要注意不違背校規。
------有時在不得已情形下,不能遵守校規,要委婉的向師長表明自己的原因,請求諒解。
四、認真讀書
認真讀書是一個學生最基本的任務,在認真讀書時要注意到:
------上課認真聽講,用心思考,如有不明瞭,應該請問老師或與同學討論,尋求解答。
------在課堂上,如發現老師或同學的看法和自己不同時,要提出討論,討論時要注意言詞不可武斷,情緒不可激動。
------要訓練自己使用參考書來解決課業上的難題。
------作業按時繳交。
------考試不作弊,作業不抄襲。
------不無故缺席、曠課、請假。
------接受老師對自己的評鑑,了解自己學習的成就和缺點,設法補救或加強。
五、愛護團體
  所謂團體包括自己的學校、班級、社團及競賽隊伍,愛護團體要有下列的表現:
------當團體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相衝突時,犧牲自己的利益,顧全大局。

------在團體中主動貢獻自己的力量,努力為團體工作。
------爭取團體的榮譽,不要損害團體的榮譽。
------熱心參與團體的各項活動。
六、愛護自己
------對自己的生活、學習,能有妥善的安排,不要讓父母和師長擔憂。
------善用休閒時間,培養正當休閒習慣,並培養成欣賞優美事物的能力。
------瞭解自己的能力,訂立未來發展的志向。
------當發現自己做錯事時,要有勇於認錯的度量。肯認錯是一種美德,才能使自己不再犯錯,走上正路。
------要能自尊自重,對自己有信心,卻不自大,也不自暴自棄。
上述六項道德規範都是一些平常、平實的行為標準,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實踐出來。要將道德規範確實做到,首先要學生對自己的角色任務有正確的瞭解,知道實踐道德規範是為了自己的幸福,為了提高他自己未來生活的適應能力。
(以上內容轉載自倫理道德的理論與實踐一書中之現代社會的倫理道德內之學生在學校中的道德規範部分.作者王壽南.七十年十一月初版)
後記
學校教育是全人的教育不只是教育學生知識、技能,更要給予學生良好的人格與品德的道德教育。也許今天國民義務教育中,有關道德教育課程,已沒有像以往那麼明確為「生活與倫理」及「公民與道德」,也許有更好的道德教育理論為綱領依據並結合學生的發展心理學等,訂定明確的行為目標之教學內容,以有連貫性的來教導教育學生的道德教育。
也許我用的方法很笨(只是依學校教學目標中對認知類的教導而已),即使學生當下未能及時接受或感應其內容,或認為這位老師很嘮叨,但我相信學生會長大的,也許那一天,他會想到曾經在他的人生成長過程的求學階段中,有這麼一位誠懇的老師,曾經輔導、教導、關心過他。

蓮花-乃花中之君子也!如果能教導每位學生均成為君子那就太好

蓮花--乃花中之君子也如果能教導每位學生均成為君子那就太好


附記:
1.人品的重要?...影片載自LINE...

1-1.人品-誠信的重要?...影片載自LINE..



2.認識歷史人物-國父....與道德教育?影片載自LINE...
臺灣的年輕人為何不認識國父?-兩岸定位模糊?朱雲鵬:已把中華民國歷史消滅...影片載自LINE...

影片載自LINE..
讓人懷疑現代生活在臺灣的年輕人。是否使用過錢?-中華民國 中央銀行  發行印製的新台幣...看到上面印製的文字。



3.有關教改?-北一女中 區桂芝老師,在112.12.4,星期一,在立法院中興大樓發表一篇批判108去中國化課綱的談話,振聾發聵,擲地有聲~...影片載自LINE...

回首愈走愈黑的教改路           北一女 區桂芝

    回首20多年的教改,始終在去中國化的幽靈原則指導下,讓各級學校、老師、學生沉入越來越黑暗的教育深淵,走向沒有光的所在。老師們再也享受不到尊師重道的校園倫理,孩子們失去了紮實的基礎教育,更慘的是,也同時失去合宜的生活教育。因為老師們不但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深入完整的教學,也幾乎失去所有輔導管教的權柄,更甚者動輒得咎,只能放下。這是一場學生、老師、國家教育力長期三輸的改革,而且在108課綱施行後狀況更加惡化。

新課綱強調「核心素養、適性揚才」。試問國英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等基礎學科教學時間一砍再砍;連音樂、美術都排不進課表,要上下學期對開,學科能力和藝術美學涵養要如何培養?當然,學校奉令開了好多令人眼花撩亂的多元課程、彈性課程、校本課程、微課程…,應付這些課程,老師們要殫精竭慮變花樣,要跨界增能再增能;學生要做好多報告,期末好多成果發表,因為要多元學習、進而能說能講,這是培養「帶得走的能力」。老師們也一定會把學生訓練得上台一條龍,但其實他們多半對所學一知半解,什麼都只能蜻蜓點水。大學還是要考,頂大還是擠破頭,後段班大學又隨時會倒閉,不靠補習怎麼辦?學生越探索越迷惘,壓力山大!到底適了誰的性?揚了誰的才?

關於國文教學,刪掉文言文留下的篇幅,增加了許多白話文,的確跟生活好接近喔!內容可謂類型包山包海:文章有社會議題類、科普類、有藝術類、音樂類、建築美學類的……不一而足,國文老師都沒問題,都兵來將擋,與時俱進,因為大家的假日時間幾乎都花在各種跨科的增能研習上,大家都很上進,也都鮮少抱怨。我們很認真的學著跨科教學。

但最叫國文老師痛心的是,教改可以說不讓我們教品德涵養、教人格建立、教生命覺知。依108課綱,《論孟學庸》四書刪成片斷集錦式的幾課,含在僅有的15篇文言文中!國文課可以說失去最有系統最好的哲學材料,來教我們最珍貴的民族品德,這是不是一個「缺德」的課綱?學生也不再有機會循序漸進的學習,從個人到家庭到群體到社會職場,各個生命階段都需要處理的各種倫理關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必了;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倫沒了,這樣的課綱只能是個「不倫」的課綱。

文言文不但具有提升語文能力的作用,它也包含著高度的生命哲學。竟然有對語文教育完全無知的人胡說八道什麼文言文是「黨國遺毒」!文言文存在已經超過3000了,國民黨只有100多年,好嗎?為什麼可以邏輯錯亂到這麼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我們現在雖然不使用文言文,但它對提升白話語文的表達水準,有無與倫比的重要功能。而且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年輕人只要經過中小學的累進教育,就能讀懂23000年前的古人作品,可以完全沒有阻礙的大量吸取老祖宗的智慧菁華。日本的明星中學都要讀我們的文言文,他們的頂大入學,都要考中國的文言文,課綱委員知道吧?韓國人拼命爭著吵孔子是韓國人,為什麼?而我們竟無知無情的要自斷文化經脈。孩子們對自己的文化失去深入學習的機會,未來的競爭力在哪裏?民族尊嚴在哪裏?文化自信在哪裏?

我們要多慶幸老祖先留了這麼多豐富美麗又充實的文化文學遺產給我們,全世界沒有一個民族有這麼多,浩如煙海的傳統文化典籍,那可是幾千年來人類生活經驗、生命智慧的累積,我們的敎育政策,居然在全世界瘋學中文的潮流中,選擇自宮,平白丟掉中華傳統文化的盟主寶座。

除了四書,108課綱所刪掉的經典古文,更是令人「是可忍,孰不可忍」!例如:刪掉了顧炎武的〈廉恥〉,學生們不再有機會思考為什麼「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不再能理解「恥,是清清白白的辨別」,再加上日常新聞中不清不白的廟堂小丑個個吃香喝辣,耀武揚威,年輕學子怎麼能不是非錯亂,價值混淆呢?所以108課綱就是個「無恥」的課綱。此外,他們還刪掉了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遊記〉,那是一篇處理個人生命挫折多重要的範文;他們還刪掉了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學生們可能以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個神話,他們失去認識一個建立生命高度,學習大我關懷的典範;刪除了荀子〈勸學〉,學生也失去了思考學習的意義、方法、步驟的導引佳作;拿掉了〈台灣通史序〉,讓學生不知道台灣人的祖先多重視民族精神、文化香火。…他們是不是犯下萬死莫辭的罪行。

在號稱多元的課綱目標中,國文課幾乎失去最核心的意義:從傳統精緻文化的學習中,建立文化主體性的覺知,進而思考生命的意義,學習處理並跨越現實的挫折,拓寬生命的視野。

試問歷史碎片化、國文淺碟化,所有學科能力退化,就是教改的目的嗎?偉大的教育長官們、108課綱的專家學者們,你們竟然讓百年樹人的大業就毁在你們的意識型態裏!在你們的課綱指導下,我們不確定能否教出科學巨人,卻確定教得出好幾個世代的道德侏儒,以及歷史弱智,「張飛打岳飛」不再是笑話,它已經是事實。

尤其,請專家們去研究統計一下:教改以來,學生心理疾病數量逐年攀升了多少,歐打老師、辱駡老師的比例增加了多少,為什麼?

放眼世界局勢,在中國領導下,亞洲全面崛起,我們本來繼承亞洲最悠久而美好的文明,如今卻自殘若此,請問我們的教育高官、教改學者們,將來孩子們因錯誤的教育政策,失去繼承祖先強大文化的知識與能力,你們如何面對他們憤恨的質疑?有人說,臺灣政治最大的問題,是「意不誠,心不正」,教改與「去中課綱」何嘗不是?不讀《大學》的人是不懂的。

在此,嚴肅懇請在野兩組總統候選人坦白誠實的告訴我們:你們如果當選,打算如何處理這個十惡不赦,貽害眾生,必定遺臭萬年的108課綱。


4.有關禮義廉恥?...文章載自LINE...

建中校長真有膽識,公開倡導管子:「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之論,更直接拒絕民進黨政府忘本敗德、泯滅人性的要求。

建中校長說,民進黨政府教育部竟然要求建中,把掛在紅樓超過半世紀的『禮義廉恥』題字匾額拿下來,校方很有guts 地直接回答 : 「不同意!」。

這是什麼執政黨?是什麼政府?什麼教育部長?教育主管單位連『禮義廉恥』都不要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本是中華文化中安身立命的精髓所在,也是國家民族安定繁榮的根本道德基礎!

台灣如此教育環境,還能教育出有倫理道德的下一代嗎?我很想知道教育部是想換什麼標題上去呢?是要【矇坑拐騙】?【認賊作父】?【崇美媚日】?還是【賣主求榮】?難道為台獨就需倚美舔日而抗中 + 去中 + 毀道德、毀人性嗎?..........看看當前台灣社會的亂象,真是走到【顛倒是非】【群魔亂舞】【妖孽當道】【詐騙當道】........的地步了!

建中校長莊智鈞,是苖栗市文山里的客家子弟,建台中學國中/高中部畢業,以優異成績考進台師大及研究所,及後歷任台北市各國中校長,更以青壯之年(65年次衆望所歸,出任全國第一名校建國中學校長。

5.禮、義、廉、恥 之道德教育,是人之所以為人,是為人根本的道德是超乎統、獨之意識型態

如何做人?...影片載自LINE...

善良有度?...影片載自LINE...



如何教育子女?...影片載自LINE...



校長的話...影片載自LINE...

喝茶禮儀...影片載自LINE...

誠信是最好的還款  ~文章載自LINE

  在一次上學的路上,一位美國得克薩斯州的少年,騎車不小心撞壞了一家快餐店門外的裝飾燈箱,他沒有溜之大吉,由於急著要參加考試,他只好先留下“聯繫紙條”欲賠償。

  考完試後,這位少年找到了這家快餐店老闆,指著門外頭的燈箱:“對不起,我向你道歉,我上學時,不小心撞壞了燈箱,我想賠償。”快餐店老闆吃驚地看著眼前這位少年,指了指貼在店外玻璃上的紙條:“那張紙條,是你留下的吧,我想,燈箱我們會安排人來修理的,你能夠承認錯誤,你就是一個誠實,敢於擔責任的好孩子,我原諒你了,我不需要你的賠償。”

  可是這位少年還是堅持要賠償:“我自己做錯了事,就應該負責。但我身上沒有錢,我家也很貧困,我想用我的勞動來賠償我給你帶來的損失。我每天放學,到你這裡做一小時工吧,你看行嗎?”看著眼前真誠可愛的少年,老闆點頭同意了。

  少年每天放學都到快餐店打工,一個月後,老闆告訴少年:“這一個月打工的錢,足可以賠償燈箱的費用了。”少年工作勤懇踏實,經過一個月的相處,老闆非常欣賞少年的人品,他知道少年家境貧因,或許需要打工賺錢,老闆希望少年能夠留下來,老闆用真誠的目光看著眼前的少年:“當然如果你願意,你可以繼續來這裡打工的,我們會付給你工資。”

  這位少年在快餐店勤工儉學,順利地完成了學業,並且靠著自己的努力,考入了美國陸軍軍官學校(西點軍校),臨行走,快餐店老闆送給了他一筆費用:“這筆錢供你讀書用,但如果有可能,將來你賺了錢再還給我吧。”少年接過錢點了點頭,同時他給老闆打了一張欠條。

  1915年他軍校畢業,再次找到了這家快餐店,但快餐店已經關閉了。經過打聽,他才知道,快餐店老闆生病去世了,但他一直沒有忘記老闆對他的資助,他要把錢還給老闆。他多方詢問,也沒有找到這位快餐店的下落,由於第一次大戰爆發中,他無暇再處理這件事。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25年,這位當年的少年進入了指揮與參謀學校學習,一次在一家酒店吃飯,他發現這家酒店,竟然是當年快餐店老闆兒子經營的,於是他找了酒店老闆,和他說起了欠錢的這件事,酒店老闆很是感動,從辦公桌的抽屜裡取出了一條紙條:“我父親去世前,告訴我,這是一位少年借他的錢,因為少年需要幫助,而且是一個好孩子。我父親相信這個少年一定會遵守諾言的,只要少年來還錢,這張借條就作廢了,你當著他的面,把欠條撕掉吧,因為一個人的誠信,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誠信是最好的還款。”說完這話,酒店的經理在“少年”的面前撕掉了欠條。

  一個人的誠信,就是你一生的標籤,是無法用金錢和財富來購買的。正因為這位少年如金的品格,才讓他取得了人生的成功。這位少年就是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他出身“第一窮”,晉升得卻“第一快”,1953年,就任第34屆美國總統。他是美國唯一的一個當上總統的五星上將。

1.人品的重要?...影片載自LINE...

傳統文化習俗?https://www.facebook.com/reel/1917141529127988

貴人與小人?


部落格中介紹有關荷花、信仰之記錄:

部落格中介紹有關荷花、信仰之記錄:

人民要生活,政府有效施政? 

治國?

 我是誰?

名和利?

名和利?2

法?

發現「良心」?健康與安全來自人們的良心?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 人民要過遠離戰爭的生活

黑心與良心

永續生存的淨土?

明天會更老

荷花6http://seiming.blogspot.tw/2013/10/6.html
信仰:
信仰

人生有夢、築夢踏實:人生有夢、築夢踏實

談性:談性
法?:法?

天路? (也許你目前不喜歡中國的政治制度-民主問題?,但還是要注意了解關心中國的掘起與強大...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的漢人的血緣祖先來自中國大陸臺北故宮保藏著很多中華文物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部落格中有關三民主義精粹  陳祖榮 編著之閱讀後紀錄:

三民主義總論

民族主義 

民權主義 

民生主義 

五大建設(心理、倫理、社會、政治、經濟建設

第六章 結論 (三民主義精粹結論及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表解)

鋼琴 - (理察克萊德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