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媽媽吃早餐-84歲的媽媽頭腦記憶與語言能力慢慢消失(得到阿滋海默症)...
感謝媽媽…
5.記憶中弟弟約國小3-4年級時自己爬到田園中的一棵芒果樹上採果?不小心摔下來損傷了腿骨,看了很多家接骨師部份傷勢有好轉,但仍很長一段時間都沒能會走路-幾乎都是在地上爬…,媽媽還是沒有放棄弟弟的腿傷,經常一大早就背著弟弟走山路步道下山到街上,再坐車到外地看醫生(照X光片…),最後終於在一家骨科醫生仔細看過了X光照片後,發現調整腳踝上一個脫位的骨頭後,媽媽說:弟弟很快就說腳不會痛了並露出了笑容…之後弟弟很快恢復會走路再上學了…
9.105.1.21日在草屯佑民醫院電腦段層掃瞄檢查母親腦部報告,醫生說腦部已有嚴重萎縮現象...
七.後記(108.3.23日記錄):照顧媽媽到終老…媽媽在105.1.21日在草屯佑民醫院電腦段層掃瞄檢查母親腦部報告(在草屯療養院社區特別門診看診-精神科沈醫師後轉至佑民醫院做電腦段層掃瞄檢查腦部…),醫生說腦部已有嚴重萎縮現象,因此申請了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鑑定日期為105.1.21日,障礙等級為重度。之後失智的媽媽身體就臥床(無法自行翻身與失去語言能力),因此曾經造成背部與腰背下方嚴重褥瘡(至署立南投醫院看診外科清傷口-傷口內要以優碘與放入紗布來護理),在家細心照顧幾個月後,傷口竟然痊癒-我第一次看到褥瘡及如此深的傷口,還懷疑如何會好?那外科醫生說若能照顧到痊癒?應該搬個獎給你?),之後為防範媽媽再因臥床造成褥瘡,因此向公所社會課申請身心障礙者輔具補助-購買電動的氣墊床讓臥床的媽媽使用…,臥床期間媽媽的進食,只在觀察到媽媽的嘴巴,有在不斷的開合做咀嚼狀時,此時拉扶起臥床母親,就坐於臥床邊放置的移動式簡易馬桶(在椅背身體靠背處與座椅上再各購買一塊以利久坐的減壓防褥瘡坐墊、椅前方再放一小板凳以利母親坐時撐腳底...)上時,才能餵入飲水與食物進食,否則就是一臉呆滯無法進食-飲水與食物…媽媽臥床期間,家裏沒有請移工外傭幫忙照護媽媽,白天常由我 (夜間與家弟輪流)照料,有時老婆與弟媳有回來幫忙餵食,此外每週約固定一次由大、二姊回來,一起幫媽媽洗澡與餵食,期間媽媽只看中醫吃中藥,這樣一直照顧到108年3月初,媽媽的身體狀況才轉趨變差-餵食時常嗆到、手腳癱軟、斷續發燒、腳出現水腫與褥瘡、咳嗽、氣管積痰需抽痰(這最後期間感謝老婆與弟媳協助努力之照顧及小女兒(媛)的幫忙扶助),如此直到108.3.21日10時20分,媽媽因呼吸急促微弱後斷氣死亡,享年89歲(生於20.12.10日)。
附註:
1.在照顧臥床的母親時,要將她拉起床坐在移動的馬桶上餵食與飲水或大小便(臥床時包尿片),因母親體重有點重,要扶起時須使大力氣真是不簡單,都是我與家弟2個男人(如果是請女外勞看護,我不知其是否有此力氣…),在做這扶起與扶回床上的工作。
2.飲食與大小便完,以濕毛巾與濕布擦拭乾淨口與排尿屎處。約一個星期,由我和回家探視老媽的大二姐,共同將老母親抬到獨立家屋的庭院前草地陽光下洗頭洗澡,因浴室空間與門太小(感謝大二姐回來分攤幫忙照顧母親的工作…)
3.臥床的母親的床是向鄉公所社會課申請政府補助購買的氣墊床來使用,以減少老人臥床之褥瘡現象發生…
4.購買移動式簡易馬桶置於母親臥床邊,方便拉起臥床體重的母親就坐(在椅背身體靠背處與座椅上再各購買一塊以利久坐的減壓防褥瘡坐墊、椅前方再放一小板凳以利母親坐時撐腳),以利排便(將原來所附加的便盆移除,在地下置一稍大能置於椅下的塑膠臉盆充當盛便、尿盆,方便看到便、尿情形與便尿後能跪地看清楚要擦拭的肛門、屁股…等處)、尿尿、與餵食-食物及飲水,(原來所附加的便盆,只在便尿後,要將塑膠臉盆充當盛便、尿盆中的便尿清倒除時,暫時拿來充當一下,放地上接可能不慎再滴出下來的一小些便、尿時,交換使用…,)
附記:
3.有人更說:父母在是一家人,父母不在是親戚?...但也有兄姊曾經很努力照顧過弟妹的?...上帝更讓人擁有一顆感恩之心…
對兒子輕聲說了一句讓人心碎的話:「如果有來生,媽媽願意當你養的狗,給你們帶來快樂,你們一開門,看到狗那麼開心,看到媽媽,卻總是沒什麼表情…媽媽都不如一隻狗啊。」
年輕時,媽媽是他的全世界。
爸爸走得早,是媽媽一手拉拔他長大,含辛茹苦、任勞任怨。
可當她老了,生活無法自理,曾經最依賴的兒子,卻把她送進了安養院。
在那個她不熟悉的環境裡,她天天望著窗外,眼神裡裝的不是陽光,是「家」的影子。
她沒說,但心裡一直在盼,盼兒子哪天會把她接回去,盼能在熟悉的床上,安心走完最後一程。
但她沒開口,因為她知道——那個家,不再是她的位置了。
兒媳早就說得很絕:
「不准她死在家裡,死在家裡不吉利,房子賣不出去。」
她怕看見老人過世,會覺得心裡發毛。
媽媽什麼都知道,什麼也沒說。
直到那天,兒子終於來看她。
他蹲在床邊問:「媽,你還有什麼心願嗎?」
她想說想回家,但終究吞了回去,只留下一句哽咽又心酸的話:
「如果有來生,媽媽希望成為你養的狗。」
兒子愣住了:「媽,你怎麼會這樣說?」
媽媽眼裡泛著淚,語氣輕輕的:
「我知道我不中用了…以前在你們家,我每天都小心翼翼,怕講錯話、怕惹你們不高興。
我想下樓走走,想曬個太陽,你媳婦說坐窗邊就能曬,但她卻天天開心地帶狗出去遛彎,還特地煮狗飯,還給狗洗澡擦腳。
你下班回來第一眼看到狗,笑得像孩子,卻沒看我一眼。
你們對狗那樣溫柔,如果有一點留給媽媽,媽媽會多開心啊…」
⸻兒子聽著,低下了頭,心像被針扎了一樣疼。
他突然明白,媽媽不是在怪他,她是擔心他,擔心他的孩子也會忘了他老的那一天。
⸻她顫抖地說:
「每個人都會變老,你要記得教你的孩子孝順你,不然你晚年要是像我一樣,孤單又無助,媽媽真的會不放心啊…」
兒子淚流滿面,握著她的手,聲音顫抖地說:
「媽,對不起。」
那一刻,
她用盡全身的力氣告訴兒子:
「媽媽沒怪你,只是,這一生太愛你了,所以怕你以後走的路也這麼難…」
她用一生去愛,卻從沒開口要求回報。就像燈一樣,默默照亮孩子的路,卻被風吹得越來越微弱。而她,直到生命的盡頭,還在擔心孩子將來會不會冷。
#媽媽這一生真的很愛你#但她值得被更溫柔地對待
#請不要讓她活得不如一隻狗
三條魚的啟示:
告訴孩子,一定要知道這三條魚
第一條是海洋深處的大馬哈魚
母馬哈魚產完卵後,就守在一邊,孵化出來的小魚還不能覓食,只能靠吃母親的肉長大。
母馬哈魚忍著劇痛,任憑撕咬。小魚長大了,母魚卻只剩下一堆骸骨,無聲地詮釋著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
大馬哈魚是一條母愛之魚。
第二條是微山湖的烏鱧
據說此魚產子後便雙目失明,無法覓食而只能忍饑挨餓,孵化出來的千百條小魚天生靈性,不忍母親餓死,便一條一條地主動遊到母魚的嘴裡供母魚充饑。
母魚活過來了,子女的存活量卻不到總數的十分之一,它們大多為了母親獻出了自己年幼的生命。
烏鱧是一條孝子之魚。
第三條是鮭魚
每年產卵季節,鮭魚都要千方百計地從海洋洄游到位於陸地上的出生地——那條陸地上的河流。
央視動物世界曾經播放了鮭魚的回家之路,極其慘烈和悲壯。
回家的路上要飛躍大瀑布,瀑布旁邊還守著成群的灰熊,不能躍過大瀑布的魚多半進入了灰熊的肚中;躍過大瀑布的魚已經筋疲力盡,卻還得面對數以萬計的魚雕的獵食。
只有不多的幸運者才可以躲過追捕,耗盡所有的能量和儲備的脂肪後,鮭魚遊回了自己的出生地,完成它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談戀愛、結婚產卵」最後安詳地死在自己的出生地。
來年的春天,新的鮭魚破卵而出,沿河而下,開始了上一輩艱難的生命之旅。
鮭魚是一條鄉戀之魚。
常常想,在這個世上至少還有三條魚讓我們感動。
一條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目送著我們走向遠方,無怨無悔地付出直到無所付出。
一條是子女,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天就與我們結下了血脈之緣,從此無比信任相伴到老。
一條是故鄉,無論飄得多高,終有一天我們還是要踏上這條回家的路。
我們都是一群孤獨的魚,不小心遊到了這個世界上,從此被這個世界收留,成為今生今世三條魚最大的牽掛。
啟示:
動物的世界裡,都能有如此偉大的愛,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更應該省思,尤其那些凌虐孩子及不孝的人,其行為真的是連禽獸都不如。
世界上還有許多動物,為了確保血脈的延續,母親生育完後,會以自身為養份,讓子女吞食,像沙漠穹蛛、紅螯蛛、蠼螋…等都是。
世上最無私的愛莫過於父母對子女的愛,為家庭為子女任勞任怨,甚至犧牲生命,只要子女能健康長大,其內心就倍感幸福。
明天會更老:⇢明天會更老
反哺?: ⇢反哺?
老人長期照護問題?: ⇢老人長期照護問題?
輪椅餐桌?: ⇢輪椅餐桌?
養生之道?: ⇢養生之道?
永懷親恩: ⇢永懷親恩
感謝媽媽…:⇢永懷慈母恩…
⇢採莿竹筍 (有田園中父母親以土塊與莿竹所造的房屋照片)
尿出結石: ⇢尿出結石
母親我愛您:
寒夜孤燈下 只有我母親
一付針 線團擱在地
窗外銀光閃 她在織毛衣
皺紋的慈顏 老花的眼鏡
一針一線 充滿了愛心與關心
啊....母親 啊....母親....我愛您
轉載來自 ※Mojim.com 魔鏡歌詞網
南風吹 芳草綠大地
屋外樹蔭下 又見我老母親
淚涔涔 興奮在心底
飄泊十餘年 今朝回故里
皺紋的慈顏 老花的眼鏡
她的笑容 充滿了愛心與關心
啊....啊....母親 母親....
我....愛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