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腰褐泥壺蜂的泥壺蜂巢
美麗的泥壺蜂巢4:昨天(106.12.6日)下午在巡視田園中種植的榴槤苗株是否有毛蟲啃食時,意外發現到一個美麗的細腰褐泥壺蜂的泥壺蜂巢就築在一片榴槤的葉片下...⇢細腰褐泥壺蜂
看到這美麗的東西-泥壺…讓人感覺都醉了…拍照記錄如下...
細腰褐泥壺蜂小檔案(資料來源參載自台灣自然觀察圖鑑36台灣的昆蟲—綜合篇.張永仁著)
細腰褐泥壺蜂Eumenes labiatus 分類 胡蜂科。
形態:體長1.3 -1.7公分。體色主要呈深黑褐色。唇基雄蟲呈黃色,雌蟲呈橙褐色;觸角基半段橙褐色,端半段深黑褐色。前胸背板橙褐色;中胸側板上方近翅基處具1枚橙褐色小斑點;小盾片和後胸背板具橙褐色斑紋。第2腹節【腹柄】頗為細長,背觀略呈長鐘形,後緣橙褐色:錘腹前方兩側和後半段為橙褐色。各腳主要呈淡褐色。
生態 成蟲主要出現於夏、秋季,分布於低海拔山區。平時喜歡穿梭在花叢間訪花吸蜜。雌蟲會在濕泥砂地咬製泥球作為築巢材料,和其他泥壺蜂一樣有極佳的記憶,會在固定的濕地上採取泥球往返於築巢地點和濕地間,但築巢地點尚無正式觀察記載。
感想:這種細腰褐泥壺蜂從羽化後就是營單獨個體之活動與生活(也許除了求偶交尾之際外)。不像蜜蜂或虎頭蜂或長腳蜂是營族群之群體生活。如蜜蜂之工蜂之羽化後,是從事蜂巢內之內勤工作開始學習,進而學習飛行認識蜂巢之巢口及外勤訪花採蜜的工作…等之學習過程。
而這種營單獨個體之活動生活的細腰褐泥壺蜂,是從那裡學習到築巢之技能,有細腰褐泥壺蜂之母教導嗎?或是從那裡見習到的?或是其遺傳之本能就那麼強-就具有此築可愛泥壺巢室之技能?
而人類呢?人從出生後就接受父母之家庭教育、到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後,才能學習到一些生活與專業技能…,那人類與生具有的遺傳之技能到底有那些?
![]() |
106.12.6日下午在巡視田園中種植的榴槤苗株是否有毛蟲啃食時,意外發現到一個美麗的細腰褐泥壺蜂的泥壺蜂巢就築在一片榴槤的葉片下... |
![]() |
細腰褐泥壺蜂的泥壺蜂巢 |
![]() |
細腰褐泥壺蜂的泥壺蜂巢 |
![]() |
細腰褐泥壺蜂的泥壺蜂巢 |
![]() |
細腰褐泥壺蜂的泥壺蜂巢 |
![]() |
細腰褐泥壺蜂的泥壺蜂巢 |
![]() |
細腰褐泥壺蜂的泥壺蜂巢 |
![]() |
碗豆花與細腰褐泥壺蜂的泥壺蜂巢 |
![]() |
細腰褐泥壺蜂的泥壺蜂巢之大小 有封口之細腰褐泥壺蜂巢-小明之前觀察到這美麗的泥壺蜂巢時,無法確定是哪一種泥壺蜂所築的巢?,直到99.8.19日在田園中砍草時,無意間在垂下來的龍眼樹之葉片之葉軸上,發現這個剛築好完整美麗的泥壺蜂巢...於是拍照後移置昆蟲箱,等待其羽化破巢而出,再以蜂確認其築巢者-為細腰褐泥壺蜂...如下... ![]() 細腰褐泥壺蜂之羽化後的空泥壺巢-99.8.28日觀察發現昆蟲箱中從這美麗的泥壺蜂巢中破壺羽化而出的是隻細腰褐泥壺蜂(雌蜂)如下... ![]()
以前部落格中紀錄在99.8.28日細腰褐泥壺蜂(雌蜂)-唇基雄蟲呈黃色,雌蟲呈橙褐色...⇢細腰褐泥壺蜂
部落格中有關細腰褐泥壺蜂、美麗的泥壺蜂巢、黃胸泥壺蜂、稜腹泥壺蜂之愛、…之記錄: 細腰褐泥壺蜂:⇢ 細腰褐泥壺蜂 美麗的泥壺蜂巢: ⇢美麗的泥壺蜂巢 ⇢美麗的泥壺蜂巢2 ⇢美麗的泥壺蜂巢3 ⇢美麗的泥壺蜂巢4(細腰褐泥壺蜂之泥壺巢未封口) ⇢美麗的泥壺蜂巢5 ⇢種鳳梨 斑節細腰蜂:⇢ 斑節細腰蜂 黃紋細腰蜂(雌):⇢ 黃紋細腰蜂(雌) 眼蠅之一?: ⇢ 眼蠅之一? 黃胸泥壺蜂:⇢ 黃胸泥壺蜂 ⇢黃胸泥壺蜂之一?築巢 ⇢黃胸泥壺蜂築巢 ⇢黃胸泥壺蜂與尺蠖蟲 褐胸泥壺蜂巢?: ⇢褐胸泥壺蜂巢? 棕泥壺蜂築巢: ⇢ 棕泥壺蜂築巢 稜腹泥壺蜂之愛:⇢ 稜腹泥壺蜂之愛1 ⇢ 稜腹泥壺蜂之愛2 ⇢稜腹泥壺蜂之愛3⇢稜腹泥壺蜂(雄蜂)2 野外活動認識蜂類螫傷問題:⇢ 野外活動認識蜂類螫傷問題 |
不要告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